易说堂学习资源

雅思英语讲座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习资源 > 雅思英语讲座

由考雅考托所想到的:英语流利能给个人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?

由考雅考托所想到的:英语流利能给个人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?
 
摘要:此文为考雅思考托福的人,为一切被英语虐我千百遍,我却对ta如初恋的人看到。在知乎上
 
,有一位网友提出了如下问题:在中国,英语流利能给个人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?Marginal 
 
Revolution上有人随口评论所有非英语国家的人能说流利英语可以给自己带来25%的收入溢价。
被雅思托福折磨的人,请在心烦气躁时安静下来看下这篇干货长文,不是鸡汤却胜过鸡汤。在知乎
 
上,有一位网友提出了如下问题:在中国,英语流利能给个人带来多少额外的收益?Marginal 
 
Revolution上有人随口评论所有非英语国家的人能说流利英语可以给自己带来25%的收入溢价。英
 
语流利,你造吗?以下是一位海归达人的回答与分享。
 
我留美十年回国工作五年大外企高管现创业。具体的数字我给不出来,但是在美企里英语的作用太
 
大。举几个例子:
1)销售。不仅仅在我所在的公司,不仅仅在我所在的行业,我看到无数全国销售经理或者总监做到
 
那个位置然后英语不好就天花板了。而能做到那个位置英语又不错的基本都升总经理。原因很简单
 
,总部希望能够知道中国的上层在想什么,而这取决于你说什么和怎么说,有的时候这比你做什么
 
还重要,虽然英语好并不能帮你搞定中国的客户。不过在区域经理和以下,英语的价值有限。
2)市场。基本上从产品专员开始对英语就有需求了,如果想成为产品经理或者市场经理,那么与总
 
部沟通的能力非常重要,不论是从纯粹做事角度还是政治需求角度。与销售部门不同的是,英语好
 
客观上可以帮助你获得资源,领会意图等等。
3)其它部门介于销售和市场之间,基本上底层对英语需求有限,高层对英语需求很高。只要英语不
 
好,一定影响在外企长期职业发展。不知道多少次听HR评价一个人,什么都好就是英语...
改革开放这么多年,英语居然还在享受如此大的溢价,其实挺不可思议的。大家都知道不过是个工
 
具,为什么还如此重要呢?我的理解就是因为绝大多数总部的老外对中国都是一知半解,一年来一
 
两趟。这个时候有个英文好,还能按照老外思维方式沟通的人,比一个据说很有能力,但是说话颠
 
三倒四语病连篇而且说话不那么自信(英语不好的人说英语还表现的很自信的人我几乎没有见过)的
 
人,不知道要可信多少倍。没错儿,就是这样不公平。但是假设让我去埃塞俄比亚管理一个企业,
 
我肯定也喜欢和中文好的当地员工沟通,人之常情。
大企业里,一个人的作用本来就有限,所以能力不总是第一位的;于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价就往往要
 
基于印象;而总部老外对中国管理层的印象往往来自于大量的邮件,电话会,和少量的面对面;基本
 
上这几个场景的印象建立全都是基于语言的。所以,语言不好,真的不行。
想在外企大发展的话,赶紧学英语吧,投资回报很高的。发现自己痛恨英语?重新思考一下职业发
 
展目标。
首先说说自己的成长经历。我本科在清华学电气工程,去美国读三流学校电气硕士后加入一个汽车
 
车灯供应商工作三年,然后去斯坦福读MBA,后来加入一个500强公司美国总部,加州工作两年后被
 
派回到国内工作。所以我考过四级/GRE/托福/TSE/GMAT,工作中英语运用也很多(不论是在国内还
 
是国外),而且本来也对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。
对英语最早产生兴趣是清华的时候,当时我的成绩一塌糊涂,唯一给我一点安慰的就是英语了。后
 
来出国,在学校的时候有个过来人对我们说,你与其去拼命读书提高GPA,还不如多看看电视提高
 
一下英语。他的建议正中我下怀,不是因为他这样说多有道理,而是这个实在符合我的喜好。我是
 
个稀里糊涂学了工科的文科生。
在美国的日子里在英语上的投入是相当大的。刚刚去的时候,平常能听懂不少(课堂上尤其,日常
 
要差一些),但是说的能力几乎为零,典型的哑巴英语。去买东西,去邮局,去银行开户都是折磨
 
。每次试图和美国同学聊天都卡在一半说不出来,发现自己不是思想指导语言而是语言指导思想(
 
我只能捡我会说的思想表达),觉得又尴尬又痛苦。而且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笨蛋,支支吾吾连话
 
都说不清,而且偶尔说出来的话都特别没水平。于是暗自努力要好好学英语。
当时我几乎做到了所有闲暇时间都在学英语。比如在公共汽车上,我会去读“乘客须知”,而且是
 
反复读,去记里边的词组和表达方式(这是十几年前,还没有智能手机APP啥的呢);看电视的时候,
 
我会拼命的模仿里边的说话方式,不论是用词还是语气甚至表情(我最喜欢的sitcom是Friends,因
 
为特别好笑又特别好懂,而且几个台一起放,所以时常能够反复看同一集。一集看的多了的时候我
 
就试图和电视对话,A说话的时候,我就看自己能不能把B的台词想出来);即使是广告我也认真的听
 
认真的看,特别是把字幕打开之后,发现原来许多听不懂的词不是不知道那个词,而是那个词在一
 
句话里发音发生了巨大改变;和老外交流的时候,听到不明白的词就问,然后就在脑子里拼命重复
 
,然后就试图找个机会用一下,哪怕驴唇不对马嘴。没错儿,听上去有点走火入魔,但是当时真的
 
是这样的。说到原因,有可能是那种对不安全感的补偿吧。一个人在国外,经济形势又不好,而且
 
又觉得自己不够优秀,所以就拼命学点什么。
对了,这里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是我认识的一对儿非常和蔼可亲的美国夫妇。他们是虔诚的基督
 
徒,每个周日都带我去教堂(因为有一次我聊天的时候顺嘴说很好奇基督教是怎样的),然后一起午
 
餐。因为他们特别特别的温柔和宽厚,所以跟他们在一起我很放松。于是,我就敢张嘴。成年人学
 
英语口语最大的障碍应该就是不敢。特别怕被别人笑话,怕被别人嫌弃,怕被别人误解。有的时候
 
对方可能只是因为没有听懂而皱一下眉头,但是我们可能已经觉得对方在嫌弃自己英语不好;有的
 
人说话可能只是快一点声音大一点,而我们就会认为对方在不耐烦。久而久之就逃避张嘴的机会,
 
问题是越逃避口语就越差,恶性循环。我认识很多去美国十几年口语和出国的时候没有本质差别的
 
人,大概都是这种情形。
扯远了,回到这对儿美国夫妇。因为他们,我每周都有一个4小时的纯粹英语时间,听上去不多,
 
但是两年下来对我帮助很大。纯粹的英语思考和表达4个小时是非常累的一件事儿,我清楚的记得
 
每次我从教堂回来都有些头疼,需要睡一下午。
到了去美国的第三年,我的英语听力问题已经不大,平常基本上95%以上都没有任何问题,不过看
 
电影还是有些吃力,特别是类似The Lord of the Rings/Harry Potter之类又有口音,又有奇怪词
 
汇的影片。口语属于能够应付日常工作学习生活,但是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还是会有些慌张,词不
 
达意。不过这个时候的我已经完全用英文思维了,基本上脑子里不太需要翻译。
总而言之我想说,英文学习没有捷径。就是时间堆出来的。我自己有个理论,一个单词看10遍就会
 
听了,听10遍就会说了,说10遍就变成自己的了。如果说有捷径的话,那就是重复。重复重复再重
 
复。让脑子从“软处理”语言变为“硬处理”。让说话成为直觉而不是思考。尽量模仿母语的状态
 
我在第三年的时候找到了一份在印第安纳小镇上的工作。真的是小镇,只有18000人;华人人口不超
 
过10个,一多半都在中餐馆打工,而且是黑着的(没身份)。我的工作是Systems Engineer,但是具
 
体职能有点像一个项目经理,有大量的协调工作。公司本身也比较奇葩,是一个德国公司在美国的
 
分公司和一个法国公司的合资公司。两边的母公司都很大,这家合资公司不大,不过在汽车车灯领
 
域也算前几名吧。总而言之在公司里和小镇上都没有什么中国人,事实上连非美国白人都少。
这份工作对于我一开始而言是很大的挑战。一个二十多岁的外国人对行业又不熟悉(刚刚进入汽车
 
行业),语言又不利索,居然要做跨部门协调工作;有的时候还要跟市场部门一起去见客户,有的时
 
候还要和类似GM这种超级客户的工程部门打交道;这一切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需要用半生不熟的非
 
母语应对的人来说很难。比如开会,我主持会议的时候,作为会议发起者我要确保会议进程,自己
 
说话都有问题,怎么影响别人?比如电话会,英语不好的时候任何干扰都会造成很大影响,哪怕是
 
电话导致的杂音或者两个人同时说话。还有就是和客户发生争执的时候,又要保护自己,又要保护
 
公司,又不能得罪客户,这当中的分寸怎么拿捏?我一贯自认为能说会道,可是在这些最需要语言
 
艺术的地方我往往束手无策,事实上也因为这个闹过一些误会甚至得罪过一些人。
好处就是,生活所迫,导致英文对我越来越重要,所以我不得不继续努力。我认识一些留学生在找
 
到工作后,生活逐渐趋于稳定,就越来越只和中国人打交道(在大城市是很容易做到的),所以英语
 
提高明显变慢。而我的情况是:1)工作是千辛万苦找到的,非常珍惜,不敢出差错;2)工作性质
 突破雅思语法的12个启发性问题     突破雅思语法的12个启发性问题